放榜过后,关于苏宸答卷上的内容,不断被传开,一首《卜算子-咏梅》的词,在许多青楼瓦肆被清倌人们弹唱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到处都是“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……”的歌声,大街小巷,画舫楼阁,都飘出这首词句。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关于礼部侍郎徐铉大人与一些考官在贡院判卷时,下赌注关于此糊名卷是否苏宸的卷子,也引发热议,被添油加醋好几个版本,更加有助于苏宸得解元的传播速度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时间,整个润州城的读书人,无不讨论着苏宸的诗词和文章,算是佩服至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据传徐铉事后给出极高评价:“这首词以物喻人,托物言志,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,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,笔致细腻,意味深隽,是咏梅词中的绝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除了词之外,那篇《岳阳楼记》更是不得了,让人见识到了苏宸写文章的实力。

        文中有些句子更是被不断传颂,府学士子,私塾学童,有事没事喜欢背上几句:

        “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偕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!”

        城内的读书人,谁若不知这几句,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