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宸缓步走入了考场,坐到考间内,这是一排长条的建筑,三面是墙,一面为空,里面有一个桌子和凳子,大约几平米的空间。

        考生之间彼此用墙隔开,根本看不到对方的考卷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这种文学考试,没有标准答案,抄也没有用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位主考官入场了,礼部侍郎徐铉,在润州刺史王越超和润州新知府权衡之的陪同下,坐在了考场主位的高台上,清点试卷,例行公事般,跟考官们交待秋闱规程和细节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唐国秋闱,这几年都是一年一次,为的是更多选拔人才,带给读书人的福利,这是朝廷皇恩浩荡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润州新知府权衡之感叹。

        此人来自书香门第润州权家,他的祖上权德舆,本是天水略阳人,后徙居润州,就在这里繁衍生活下来。权德舆是唐代文学家、宰相,起居舍人权皋之子。

        权德舆掌诰九年,三知贡举,位历卿相,在贞元、元和年间名重一时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唐没落,五代更迭,权家在润州待了两百年,虽然逐渐中落,无当年盛世,但在润州也是书香门第,李璟一朝,权家有几人通过科举入仕,这权衡之便是其一。

        刺史王越超对着礼部侍郎徐铉捧话说道:“能让徐大人亲自过来润州监考,这是对润州秋闱的莫大重视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徐铉微笑道:“今年润州科举,连官家、皇宫、满朝文武大臣,可都在观望,不能有丝毫马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