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军帐,丞相尉迟惇正和众将议事,开始调兵遣将,化解淮南危局,前几日他忙着安排各地官员觐见天子,具体军务无暇过问,所以今日要抓紧时间,及早定下方略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照目前所得消息,陈军正在攻打盱眙、山阳,而退守钟离的尉迟佑耆正在收拢溃兵,加固城防,伺机反击。

        广陵之败,官军的真正伤亡情况还没弄清楚,虽然明面上看伤亡十分惨重,但实际上有许多将士没了踪影,不一定是阵亡、被俘、投降,也可能是撤退时慌不择路不知道跑哪里去了,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走散的将士只是丢了辎重,战斗力还在,一旦归拢之后,马上就能投入作战,所以尽快搞清楚实际伤亡情况,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很有必要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是尉迟佑耆头痛的事,尉迟惇要考虑的是全局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军北上,意味着陈国和宇文氏联合,那么尉迟惇之前定下的策略就完全无效了,接下来是选择稳住淮水一线,先把悬瓠解决了,还是把顺序倒过来?

        尉迟惇不认为陈国是个有真正威胁的对手,即便对方偷袭广陵得手,他也认为这是对方回光返照,陈国天子陈叔宝是个昏君,陈军将领再能打,迟早也要被自家君主祸害,束手束脚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陈军偷袭广陵得手,看样子有全取淮南之势,但想要攻下山阳、盱眙、钟离这些淮南重镇,短时间内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尉迟惇认为自己还是先解决悬瓠比较好,但是宇文温守悬瓠守得他没了脾气,总不能任由大量战兵集结悬瓠浪费时间,却坐看淮南烽烟四起。

        局势不断变化,所以必须及时根据占据采取不同的应对,尉迟惇决定调集骑兵,要让无所事事的骑兵动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悬瓠已经被他围得如同铁桶一般,骑兵攻城派不上用场,而现在,有新的敌人出现,骑兵正好出击,锉锉对方的锐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宇文氏占据的光州州治光城,不久前有援兵抵达,兵力大概在五六千左右,以步兵为主,围城的扬州军与之对峙数日后,奉尉迟惇之命撤退。

        扬州军主力返回寿春,协助尉迟佑耆稳定淮南局势,而光城敌军,则由尉迟惇派出的骑兵来解决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