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学,讲堂内座无虚席,甚至连窗外都站着人,一个个踮着脚探头往里望,人人都屏气息声,生怕些许杂音导致听不清楚上之人的说话内容。

        名扬天下的二刘,今日在此讲课,说的是《尚书》,难得有机会听当世经学名家的讲解,错过了恐怕就再也遇不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许多人家境贫寒,求学之路坎坷难行,请不起老师,交不起束脩,甚至即便有些财力,想请老师都没地方请,更别说负笈游学。

        所幸黄州兴办州学,请来经学名家、“二刘”之一的信都刘焯刘士元讲学,而黄州西阳城兴旺的产业,让许多贫穷学子有了‘勤工俭学’的机会,所以州学的学生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“二刘”中的另一位,河间刘炫刘光伯也来到西阳,同样是在州学讲学,这消息令广大学子激动不已,山南各地不光求学之人,连许多学者亦闻风而动,纷纷赶往黄州西阳,要来会一会“二刘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焯、刘炫,年少时一同求学,同受《诗》于刘轨思,受《左传》于郭懋,问《礼》于熊安生,这些都是前辈名家,而“二刘”却又青出于蓝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炫熟知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毛诗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公羊》、《左传》、《论语》孔、郑、王、何、服、杜等注,相关学问皆能讲授,能得这位名家授课,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,尤其今日所说的是《尚书》。

        《尚书》为六经之一,上古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,先秦时称为《书》,即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中的《书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史事,因为当时“尚”与“上”通用,而“书”意指史,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,书为史官所记之史,所以《书》又叫做《尚书》,即上古史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所谓尚书者,上古帝王之书,或以为上所为,下所书,故谓之《尚书》...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文有六体,是为‘典’、‘谟’、‘训’、‘诰’、‘誓’、‘命’六体...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